母乳的好處
撰文: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系助理教授戴美怡博士Dr Marie Tarrant
(轉載自都市日報:健康情報2007年7月6日)
嬰兒奶粉不能代替母乳
隨著實科技迅速發展,一些利用動物或植物提煉而成的嬰兒奶粉配方面世。這些奶粉製造商不斷廣泛宣傳,讚揚奶粉的優點可與母乳媲美。然而,不少研究發現以奶粉餵育的嬰兒有較高機會出現各種敏感症狀,如腸胃不適、紅疹、哮喘、感冒、咳嗽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等。據衛生署的數據顯示,香港的母乳餵哺比率由2001年的60.1%上升至2005年的68.9%。雖然此比率略有上升,但當中3分之1的女性在生產後1至2星期,便會因各種因素而放棄母乳餵哺。另外,由於大部分是職業婦女,早出晚歸,且擔心母乳餵哺會導致乳房出現鬆弛下垂,影響美好的身段,以至母乳餵哺不能得以普及,浪費了女性身上的寶貴資源。
母乳對嬰兒的好處
胺基酸和脂肪酸:母乳中含有的胺基酸和脂肪酸,均是嬰兒腦部發育的基本成分。嬰兒期的發育速度迅速,嬰兒體內的器官都會在此階段不斷發展;如果嬰兒出現營養不良,則可能影響他們的大腦發育。
免疫物質:母乳中含有各種免疫物質,可以幫助嬰兒抵抗各種感染,特別是婦女分娩後所分泌的初乳。母乳對首三個月的初生嬰兒尤其重要,有助增強他們的免疫系統,所以嬰兒患病的機會較低。
容易吸收 : 牛奶中所含的胺基酸較少,導致嬰兒喝牛奶後出現消化不良。反之,母乳容易消化及吸收,且嬰兒出現脹氣感而不適較少。另外,嬰兒的腎臟系統尚未成熟,而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低,所以蛋白質代謝後出現的「氨」較少,可減少他們腎臟的負擔。
避免細菌感染:沙門氏菌腸炎是嬰兒常見的疾病之一。母乳餵哺可避免此類的細菌感染,如奶瓶沒有完全消毒、雙手不潔等。
方便、省錢:在任何時間都可進行母乳餵哺,可節省金錢,亦不需準備奶瓶、奶嘴等物品。
增進母子感情:母乳餵哺時,母親與子女有肌膚的接觸,有助嬰兒情緒的穩定和心理的發育,增進母子之間的感情。
增強咀嚼能力:嬰兒在吸吮母乳時,可充分利用上顎、下顎、嘴唇及雙頰的肌肉,促進各種肌肉的發展。
母乳對婦女的好處加速復原:母乳餵哺促進子宮收縮、預防產後出血及減少骨盆腔充血。
保持體態:婦女產後以母乳餵哺,每天可消耗約400至600卡路里,有助回復身段。
減低乳癌的發病率:據外國研究顯示,母乳餵哺可減低婦女患上乳癌的機會。減少膀胱及其他細菌感染。
保持骨質密度:女性以母乳餵哺,她們停經後出現大腿關節及脊椎骨折的機會較少。
乳汁不足和工作成障礙
較早前,衛生署的調查發現,香港產後婦女停止以母乳餵哺的原因是乳汁不足和工作關係。為確保有足夠的乳汁,母乳餵哺的婦女應維持均衡的飲食及充足的休息。攝取足夠的能量和飲料 (如水、牛奶、果汁或湯水)也有助生產乳汁。婦女亦建議以全母乳餵哺,可維持乳汁的供應量。母乳餵哺與工作是沒有牴觸的,只要適當的安排和了解箇中的技巧,在職婦女重返工作崗位後便可繼續以母乳餵哺。在職婦女可嘗試維持乳汁的供應量,學習用手或乳泵擠出乳汁,然後將乳汁放進清潔而密蓋的塑膠容器 (奶瓶),並貯存在冰箱或特製的貯奶膠袋,建立家中的「乳汁儲備庫」。這樣,婦女可在離家工作前以母乳餵哺嬰兒。上班時,婦女可於午飯和休息時間擠出乳汁;而婦女回家後可親自以母乳餵哺。
避免含咖啡因的飲料
母乳餵哺的婦女應避免飲用咖啡、汽水及茶類飲料,因為此類飲料均含有咖啡因。如果婦女長期飲用大量的咖啡因,可能會造成嬰兒躁動不安及睡得不好。不過,父母不需過分擔心,因為嬰兒會隨著生長而加速代謝,咖啡因的影響會自然減低。為保障人類的健康,世界衛生組織極力提倡產後婦女以母乳餵哺不少於六個月,還鼓勵她們於六個月後加入其他食品,並繼續母乳餵哺兒童至兩歲。
0 Comments:
發佈留言
<< Home